外场的风掀起试验服下摆,小慧摸了摸口袋里的粉色发卡,那是女儿炎炎去年开学时塞给她的派生资本,边角还带着孩子啃咬的牙印。笔记本扉页的“精导报国”早已褪成浅灰色,却在反复翻阅中染上了岁月的包浆,就像她在外场蹚过的1500个日夜,苦乐都沉淀成了掌纹里的茧。
初遇:把星辰揣进笔记本
2021年夏末,28岁的小慧抱着半人高的行李箱站在试验楼前。暗室里盘根错节的线缆像团乱麻,调试手册上的公式在眼前跳成火星-这不是她想象中的航天梦。带她的李师傅看出她的局促,往她手里塞了本牛皮封面的笔记本“当年我师傅说,外场人的本事,都在笔尖上。"
从此这本笔记成了她的“外场地图”。盛夏的暗室像蒸笼,她把冰袋绑在手腕上记录数据,冷凝水在纸页上晕开蓝色墨迹;深冬的操作台冻得刺骨,她哈着白气画线路图派生资本,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368页纸,记满1200次调试的失败与修正,直到某个凌晨,当示波器第一次跳出稳定的正弦波她才发现笔记本边缘不知何时沾了片奶粉渍-那是离家前给炎炎冲奶时蹭上的。
淬炼:在暗室里“种”春天
2023年春分,小慧升任调试组组长,办公桌上多了本蓝色封面的“调试手札。说是手札,更像本“错题集”:第27次试验发现的环境参数偏差用红笔圈着,旁边贴后便签“小赵记得校准温湿度仪”;第45种线缆布局优化图旁画着笑脸,备注“小张这次走线像绣花。组员们都说,翻开这本子,就像看见王姐趴在操作台上的侧影,马尾辫垂在肩前,偶尔抬眼时,睫毛上还沾着防静电服的绒毛。
那年深秋赶工,三组产品同时出现波形异常。小慧带着骨干把设备拆成零件摆了满桌,像拼拼图似的逐个排查。当第89次试验成功,她摸出手机想给炎炎发消息,相册里还存着去年答应带她去看红叶的的照片-红叶早落了派生资本,孩子却在视频里举着满分试卷喊“妈妈你看,我的应用题全对1
她的关怀藏在细处:看见新来的小陈总揉眼睛,第二天工位上就多了瓶防蓝光眼镜;知道小刘想家,每次去县城都会捎袋他爱吃的辣条。有人笑她像“外场管家”,她却指着墙上的产量表“咱们多盯紧0.1%的误差,产品在天上就多份安稳。”
守望:双职工宿舍的星光
外场宿舍楼的305和308室,住着小慧和丈夫。有时深夜加班相遇,两人隔着走廊比个“OK”手势,更多时候是靠微信对话框里的“微波炉里有热饭”降温了穿秋裤”传递温暖。女儿炎炎今年8岁,书包里总装着张画:左边是穿蓝色试验服的妈妈,右边是同款衣服的爸爸,中间用拼音写着“wo de hang tian jia”。
想起四年前那个冬夜,4岁的炎炎在视频里举着奥特曼玩偶抽搭“妈妈什么时候打败”波形怪兽'呀?”那时小慧正对着示波器上紊乱的曲线皱眉,只能咬着嘴唇说:“等妈妈画出最漂亮的波浪线,就给炎炎扎最漂亮的辫子。”如今孩子的铅笔盒里躺若12枚发卡,都是小慧从县城集市上挑的,却总缺了给女儿梳头的时间。但每当看见调试好的产品装车,她就觉得那些没能参加的家长会、没兑现的游乐园承诺,都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在看不见的地方陪着炎炎长大。
深秋傍晚,小慧站在试验楼前,看暮色中的灯光次第亮起。手机震动,是炎炎发来的语音:“妈妈,今天作文课写《我的偶像》,我写你啦!说你是让信号听话的魔法师!”风翻开笔记本,那些年记录的参数与心得沙沙作响,像在回应远方的牵挂。
1500天,说长不长,不过是女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距离;说短不短派生资本,足够把一个对着线缆发情的姑娘,磨成能让波形服帖的“调试魔法师。就像试验楼前那棵她亲手种下的玉兰,年年春天都开得含蓄,却在每个清晨把芬芳融进外场的风里-正如无数像她这样的航天人,用一天又一天的坚守,把平凡的日子,酿成了祖国航天事业里的璀璨星芒。(小慧、潇远)
兴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